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瞭望沙发客之南北汇丨对话江一舟教授:寻觅乳腺发展航标,临床与科研携手共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8/2 11:02:58  浏览量:711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人类与疾病搏击的岁月长河里,每一次医学的进步,都是站在伟人肩膀上的一次踮脚。在有史以来最接近治愈的时代,医学将走向何方?“瞭望沙发客”邀请领域顶级专家对话,谈笑间听风雨,摇扇中点江山。南北汇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羽扇纶巾论研究与临床工作的平衡,其努力向上的激情、突破瓶颈的足迹、对乳腺未来研究热点的展望、以及对同名师弟的引航,是青年医生中的楷模。本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王嘉教授对话江一舟教授,寻觅乳腺发展航标,共谋突破临床科研瓶颈之路,与年轻医生共同成长。

 

专家介绍

 江一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

国自然优青项目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一作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1篇,包括Cancer Cell、Cell Metabolism、Cell R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他引1000余次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

 

专家介绍

王嘉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青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美容外科分会委员

JCO中文版青年编委

全球卫生部后备人才库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乳腺肿瘤精准治疗与临床科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乳腺疾病微创诊断及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逆水行舟

临床科研破瓶颈

 

王嘉教授 :欢迎江教授来到瞭望沙发客,您在南北汇分享了临床医生应如何平衡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话题,江教授年轻有为,在乳腺癌基础与临床转化领域作出了诸多重要业绩,用“笔直一条线”来形容您的职业发展再合适不过了。那么到目前的职业生涯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以及解决途径是什么?

 

 江一舟教授 :感谢王教授的问题。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表面看起来光鲜,但背后都有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和曲折。正如我在南北汇分享的,我走的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目前在这两方面都遇到了瓶颈。

 

在临床方面,我是一名乳腺外科医生,乳腺外科入门比较容易,真正做好却是很难,像自体组织重建等相关的手术十分复杂,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已有的手术基础上再进一步,去掌握更多、更高难度的技巧。这是临床上的瓶颈。在科研方面,我们的瓶颈是如何在基础和转化科研已有的体系上产生突破,真正解决最初我们提出的临床问题。比如FUTURE研究将难治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总体客观缓解率从10%提高到29%,能否进一步提高ORR?对于效果不好的治疗臂,是否有新的治疗方案?都是很大的问题。再者,我们能否做出一些原创性的、具有从0到1意义的研究,始终在困扰着我。

 

看似我在基础和临床都做了一些工作,面对这些瓶颈,我只能给自己打60分。因此我更要在医院、在邵教授的大力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平台、资源,不断鞭策自己前进。在临床方面,我要扎根临床工作,迈向成为更高级别的外科医生的目标;在科研方面,我要始终以核心的临床问题为导向,进一步细化整体科研体系,使更多患者获益。

 王嘉教授 :您过谦了,上一期陈策实老师用了两个字来形容您——“楷模”。这里有来自陈老师的问题—首先向您请教下时间管理方法,在我们都恨不得一个人当三个人去用时,您是如何安排临床和科研时间的?

 

江一舟教授 :我的经验就是提前做好规划,用整块的时间解决具体的问题。不把临床和基础研究混在一起。所以我每周一、二、四的白天扎根于临床,专心手术;每周三、五全天在实验室专门开展科研;周末我除了陪伴家人以外,也会做一些科研工作。

 

泛舟学海

乳腺领域寻航标

 

王嘉教授 :众所周知,在邵志敏老师的引领下,复旦肿瘤团队在三阴性乳腺癌早期、晚期、复旦四分型,以及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都做得非常深入,您曾经在中华医学会青委会的讲座中谈到希望这个领域可以百家争鸣。因此请您做下高屋建瓴的展望,在乳腺肿瘤的未来5-10年发展中,还有哪些方面值得研究?

 

 江一舟教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也多次讨论过,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我们做科研要找到真正的临床核心问题,乳腺癌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乳腺癌的预防。上医治未病,我们要研究如何从源头降低发病率,将其扼制在萌芽状态总比治效果更好。第二,早期的筛查和诊断,思考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早期癌症的发现率。第三,对已有的肿瘤,尤其是难治的肿瘤开展精准治疗,提升疗效。这三个方面的科学问题都需要逐个解决,然而科研资源有限,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挑选某一个核心问题去展开研究,我们聚焦的是第三点中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但我认为这三个问题都危害着我国国民身心健康,也是肿瘤研究最终落脚的三个问题,值得大家去布局科研。

 

 王嘉教授 :很多乳腺医生都在关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 SIBCS公众号,我了解到您也参与到了公众号文献推送的编辑工作。那些文献中只要是跟乳腺相关的您都会去看吗?还是有选择性的深入研读?

 

 江一舟教授 :时间上不允许泛泛的看,而且有些文献的质量并不高。所以一般会选择一些高质量期刊上的文章,或者与我的研究相关的文章去做阅读。

 

 王嘉教授 :上期陈策实老师分享很多国自然标书的撰写经验,新一轮的投标就要开始了,大家也想听一听前辈师兄的专业建议。

 

 江一舟教授 :首先,大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自然的申请。第二,一定要尽早准备,包括标书的布局、撰写和预实验结果等。第三,标书写完后要请教一些专家,反复打磨,才能最大化提高中标率。总之,国自然中标是没有捷径的,只有把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把标书打造的完美无瑕,才能真正成功。

 

一舟护航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

?

王嘉教授 :江教授在邵志敏老师团队中,为硕士、博士的把握科研题目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工作和责任。客观讲,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情商、智商与能力都像您一样处于超人的状态,您的团队是怎样将不同学生的潜质发挥到最大的,有怎样的指导学生的经验?

 

江一舟教授 :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们在邵教授团队中一直秉承着“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是“立德树人”,要帮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什么最重要,去做正确的事情,而科研、临床等都是次要的。然后要“因材施教”,要知道学生的能力、兴趣如何、擅长什么,再结合我们已有的研究体系,为他量体裁衣,制定个体化的发展方向。比如说有的学生擅长数据分析,我们就将三阴性乳腺癌体系里中多组学前期数据分析交给他;有的学生喜欢动手做实验,那么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前期筛选的分子,让他去做后续的机制研究。团队的领导或组织者要围绕着整体科研体系去布置任务,再整合大家的任务成果,最后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回答最初的科学问题,千万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独立课题。

 

王嘉教授 :我以前听过有些老师常常备着纸巾,一边批评学生一边递纸巾给学生擦眼泪。您平时会很严厉的批评学生吗?

 

江一舟教授 :很少,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优秀,不需要严厉的批评,大家就能做得很好,我更多的是以师兄的角色去鼓励他们。我觉得团队里有非常有权威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去批评也是必要的。

 

王嘉教授 :非常感谢江教授的分享,也希望有机会再请江教授来分享经验,谢谢。?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