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来自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Pasi A. J?nne教授在CSCO 2015的IASLC-AACR专场做主题报告,讲题为“Targeting T790M mutation in 2015 (AURA 1 extension cohort in ASCO and AURA 2 in WCLC”。并接受《肿瘤瞭望》的现场采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T790M突变是EGFR 20外显子中的一个点突变,是目前较为认可的耐药机制之一。针对 T790M 突变患者的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änne教授在《肿瘤瞭望》的采访中指出,目前有多种靶向T790M 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比如第三代EGFR抑制剂AZD9291和Rociletinib,临床研究发现两种药物治疗T790M 突变耐药NSCLC患者的疗效良好。如果随后的研究进展顺利,两种药物都有望今年年底获批。
当第三代EGFR-TKIs 上市后,临床上将会有 5、6种 EGFR-TKIs可用。在临床实践中应当如何从这些药物间进行选择?其一,对于临床中的NSCLC患者,并非所有这些靶向药物都可同时获得。其二,这些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的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大小可影响药物使用的优先顺序,可根据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做出选择。总之,对于EGFR突变NSCLC患者,目前临床可用的EGFR-TKIs(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都是有用的药物。
如何为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选择最佳一线治疗方案?对于这个问题,J?nne教授期望在未来几年内会得出答案:“究竟是首先使用传统的TKI还是新一代TKI,或先使用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若发生耐药后则根据耐药检测结果选择下一代EGFR-TKIs。目前我还没有明确答案,相关研究正在实施,希望几年后研究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作者简介:Pasi A. Jänne博士来自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是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专注于解读肺癌基因突变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是发现EGFR突变的研究者之一。Pasi A. J?nne博士曾获得多项奖励,分别来自于美国抗肺癌联盟,美国肺脏协会以及Bonnie J. Addario肺癌基因会等。